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紫竹效率從何而來
《文匯報》 2011-07-30 6730

讓每個人成為一支隊伍

紫竹園區初時只是閔行、奉賢交界處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開建不到10年,出落成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目前已累積吸引合同外資25億美元,外資投資總額60億美元。2010年,紫竹園區實現技工貿收入216.5億元,工業產值108.6億元,財政總收入24.10億元,區級財政收入6.14億元;園區成立至今各項經濟指標的年均增長率超過30%。已經入駐的425家企業中,外企95家,其中包括英特爾、微軟、意法半導體、印孚瑟斯、晟碟半導體、博格華納、埃克森美孚、克萊斯勒、GE、歐姆龍、中國商飛、中廣核集團、東軟軟件等3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研發基地內的從業人員達2萬人。

沒有區位優勢、沒有政策優勢,國內外知名的高新企業為什么選擇紫竹?作為“園區用戶”的企業最有發言權。園區企業BCD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有關人士給記者講述了它的“命懸一線”時刻。BCD在中國大陸有兩家公司,其中BCDSH是2005年最早入駐園區的企業之一,4年之后,由于原定的上市計劃擱淺,注冊資本暫時不能完全到位,導致BCDSH面臨營業執照被吊銷、未使用土地被收回的危險。

“我們一方面聯系外部法律專業人士,一方面找園區。”公司法務負責人李競說,園區招商部部長李響和投資部部長強國勇第一時間參與企業重新整合的方案設計。“法律顧問確定了方案,但并不看好方案的實施,主動退出。后來,強國勇主動指導我們實施方案。”半年內,強國勇帶著企業員工與園區內部、工商局、環保局等多個部門溝通,完成整合,救了企業。“今年1月BCD得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園區的‘救命之恩’起了決定性作用。”李競告訴記者,這一份整合方案,通常情況下至少需要1年時間來實施,“園區的工作效率,高得不可思議。”園區副總經理駱山鷹認為,出色的工作效率來自于出色的團隊。園區公司有60多名員工,平均年齡35歲,90%是大學以上學歷。“ 我們的員工團隊,老中青結合,新招的年輕人都處于‘當打之年’,熱情很高,老員工富于經驗,慷慨帶教;企業管理層級簡單,運作靈活,部門之間不允許出現扯皮推諉的情況。”

在紫竹內部,員工們常常互相激勵。駱山鷹介紹,員工業績與獎金掛鉤,是建園之始就定下的規矩。年僅30歲的招商部部長李響,就是在這個環境下飛速成長的典范,“2002年紫竹開建,我們把本科剛畢業的李響招了進來。作為人才梯隊中最年輕的一級,讓她跟著老員工參與項目。”民營企業用人唯才,不講究“論資排輩”,李響獲得了大把實踐機會,先后參與洽談諸多重量級項目,在博格華納、埃克森美孚等企業的引進過程中居功至偉。因為項目的成功,李響得到過50萬、30萬等數額的獎金。顧慧文說:“她的個人能力進步飛快,成為我們公司培養年輕人的一個‘經典案例’。”

激勵機制轉化成每個員工追求成功的強大動力。在經營管理上,紫竹講究“目標分解、專業分工”,而對待員工,希望“每個人都是一支隊伍”。公司走廊貼著“專注、簡單、持久、執著”四個詞,園區總經理辦公室主任顧慧文以自己為例:“我從園區建設時就到這里工作,在紫竹近10年,從未感覺枯燥,每一天都在學習。”讓員工和企業保持新鮮感,另一個重要手段是創新——這,也被視作紫竹的基因之一。大到園區股權結構、運作方向等宏觀決策,小到某棟辦公樓物業公司的篩選,顧慧文說:“紫竹每天都靠創新在驅動。”

入駐園區的企業,成為這種創新精神的受益者。高科技企業具有高成長、高風險的特征,傳統金融模式難以滿足它們成長的需要,因此,園區專門成立了風險投資公司——上海紫竹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對國際知名風險投資公司的研究,引入了“對賭”激勵機制。2009年,該公司對一家在孵企業進行風險投資,并與創業團隊簽訂“對賭”協議,即在未來幾年內,設定一定的營業收入、利潤為指標,如果企業如期實現,則按協議將無償獲得部分股權返還,否則創業團隊將付出同樣的股權。目前看來,“對賭”激勵機制的嘗試,有效推動了初創型科技企業的成長。

做服務,政府有專業精神

閔行區共有4個園區:閔開發、漕開發浦江園區、莘莊工業區和紫竹高新區。“紫竹園區成立時間短,卻具有強大的活力和巨大潛力,而且是代表閔行未來發展方向的園區。”閔行區經委負責人介紹說。

和一般的產業園區比起來,紫竹的資本結構比較特別。園區由政府、大學、企業等共同投資組建。其中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股權比例為55%,政府占40%股份,上海交通大學占5%股份。民營經濟股份所占比例之大,國內罕見。這種開放式多元化股權結構,集成了政府、教育、科研、資本、產業等優勢,有利于通過市場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閔行區經委負責人說:“從一開始,政府就十分明確,只有市場化運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社會經濟資源的總體運營效率,因此,園區運作應當由園區做主,政府提供園區需要的服務。”紫竹高新區的全新模式,要求政府提供服務和管理的方式相應改變。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針對紫竹特點進行個性化定制,成為政府的追求。在閔行區,政府開通完善了外資審批“綠色通道”,對落戶在園區的企業,盡可能縮短外資審批業務流程。紫竹園區投資部部長強國勇非常清楚地記得園區引進國內一家從事通信以及軟件技術開發的大型外企的經過:“按照通常的流程,這種項目從經營范圍論證到最終獲得工商營業執照,層層報批,程序一圈下來要3個月,但我們前后僅僅用了16個工作日。這么快速,關鍵是得益于政府各部門的積極配合。”

走進紫竹高新區,可以看見六個醒目大字:生態、人文、科技。從規劃、開發建設到成型,紫竹堅持這一理念,瞄準新興產業領域的翹楚,拒絕輕易改變定位。政府則建立了以創新成長型項目為導向的招商供地機制,堅持高新技術產業化導向,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送資,區發改委、經委、科委等部門協調支持,共同推進符合園區產業導向的項目落地。

截至2010年底,紫竹園區已經集聚全市四分之一左右的省部級以上公共研發中心,引進英特爾、微軟、美孚石油、中航工業、中廣核、東軟、太陽能工程中心等國內外重大項目。一位伴隨紫竹走過9年歷程的園區領導感慨地說:“最初為園區做規劃時,已經根據市場規律進行通盤和長遠考慮,此后政府從未干涉園區戰略,園區沒有為定位調整而折騰,耗費無謂的精力,這對園區的順利發展至關重要。”今日的紫竹科技園區,形成了集成電路與軟件、新能源、航空航天、數字內容、新材料、生命科學等六大類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在政府支持之下,園區始終保持經營決策、開發建設上的科學性、靈活性和一貫性,也保持了在規劃、建設、決策、落實過程中強大的執行力。”

紫竹建立伊始,將各相關方的利益以公司股權的形式體現出來,很好地解決了園區開發建設過程中的利益分配難題。而利益共享的前提,是多方共建。2006年,由閔行區政府牽頭,建立了上海交大、華東師范大學、紫竹園區、吳涇鎮地區組成的園區、城區、校區“三區聯動”聯席會議制度,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實行資源共享。區長擔任聯席會議主任,辦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區長兼任。2007年以來,“三區聯動”工作每年都被列入區委區政府的重點工作并由聯席會議辦公室推進重點項目的實施。

為推進園區發展以及校企合作,政府出臺了諸多鼓勵措施。今年以來,閔行區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資金對園區企業扶持資金到位400萬元;政府協助園區企業申報各類國家級、市級專項扶持資金,2009到2010年度共計獲批市級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5個,獲批專項資金100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