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生態是第一標準暨上海紫竹科學園的發展之路
《人民日報》 2005-08-23 5448

想像一下這樣的工作環境:透過辦公樓窗戶隨意一瞥,幾灣清水鑲嵌在成片的綠地中;從辦公室出來隨便一轉,銀行、購物中心、美食城等各類設施一應俱全;一路之隔的便是兩所著名學府,工作之余去“充充電”;黃浦江近在咫尺,可與客戶在江邊的歐式樓臺里“煮酒論英雄”;街邊風情別具的公寓,就是溫馨的小家……這樣的構想正在上海市閔行區紫竹科學園付諸實施。

規劃先行:堅持生態高標準

2002年6月25日,紫竹科學園在上海閔行區的東南一隅破土動工。當時不少人曾擔憂該項目會變成又一個“圈地運動”,“幸虧我們目標和信心沒有動搖,‘生態、人文、科技’的理念被貫徹到園區的每一個角落,如今,獨特的規劃成為吸引企業的最主要原因。”園區負責人如是說。

生態化理念是紫竹科學園的一大特色,它以流動和綠化網絡為主題,營造知識信息流動、人員交流的氛圍,強調人與自然、工作與生活的和諧發展。經過3年建設,紫竹科學園已建成80多萬平方米綠地、總長30公里的道路網絡、25公里長的河道,以及水、電、路、通信、排污等設施和配套項目工程,塑造了良好的園區生態環境。位于黃浦江上游段的網區濱江大道景觀體系也正在逐步形成,建成后將是一個集景觀與防汛功能于一體的生態走廊,猶如鑲嵌在黃浦江第一彎上的森林彩帶,目前,l.1公里的樣板段已建成。

園區對產業定位的規劃也獨具特色,進駐紫竹園的企業大都是新興產業的研發基地。“對進駐企業,我們也用生態標準衡量。”園區工作人員介紹,由于進入的門檻高,很多不符合園區產業定位和環境標準的企業被拒之門外。去年,紫竹園的招商有了明顯突破,生態理念一步步變成現實。

科技引領:高科技產業集聚

今年6月28日,上海力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知名企業在紫竹園破土動工;7月11日,上海微創軟件公司的微創大廈奠基;8月1日,英特爾渠道產品總部正式落戶紫竹園……截至目前,園區共吸引外資l5億美元,內資30億元人民幣,各類意向投資總額超過35億美元。

這些企業的入駐是紫竹科學園依靠清晰的產業定位啟動發展引擎的結果。“科教興市”的第一要素是創新,高標準推進研發基地建設、催生科學發現和技術原創成果,是紫竹園區挖掘創新潛力的重要舉措。目前,園區的研發基地以微電子技術、軟件技術、光電子技術、數字技術、新材料和生命科學6大類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并建設電子IT園、生命科學園和新材料園等子園區,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研發、設計中心等創新主體,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科技產業的集聚基地。

為了使高科技產業的集聚從“物理堆積”向“化學反應”轉化,紫竹園著力提升軟環境。目前,園區正大力促進EDA平臺、IP庫平臺、設計企業孵化中心、多項目芯片加工服務中心和創業投資中心等技術支撐平臺建設,為入園企業的創新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同時,在政府的支持下,園區還為入駐企業提供審批、工商注冊、政策咨詢、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產權交易等一站式服務。去年4月,園區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雙認證,成為上海第4家“雙優園區”。

教育支撐:培育戰略性人才

紫竹科學園成立兩周年之際,紫竹信息數碼港正式投入使用,以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開發為主業,構建形成產業鏈基地和研發基地。引人注目的是數碼港的空間結構:東面是上海交通大學,西面是華東師范大學,整體呈半圓形聚寶盆狀。據介紹,這是為了體現知識與人才從大學校園向研發基地聚集的理念。

將高校引入園區,不是紫竹的首創,卻是它的標志性特征。大學校區明年建成后,將匯集百名兩院院士、干名教授和萬名科研人才,成為有吸引力、有影響力的人才高地,還有總數5萬名以上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后備人才儲備。

引入大學校區,不僅可以持續提供研發人才,更是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的重要措施。一位入駐企業的部門經理告訴記者:“選擇紫竹,不僅因為它提供了適合企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它為企業的孵化、成長、擴大奠定了人才基礎。”

根據校企共建協議,上海交大和華東師大將按照紫竹園要求定向培養企業專業人才;企業可利用高校科研資源,共筑研發平臺,共享研發成果。同時,園區建立了大學專家、教授到研發基地兼職的柔性流動機制,也為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才提供各種實踐機會,促進大學的人才培養與同區產業的協同發展。這恰恰印證了紫竹建沒“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現代化科學園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