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紫竹:打造宜居宜業國際化高科技園區 |“上海改革開放標志性首創案例主題征集”專題報道
《文匯報》周淵 2018-07-20 5475

上海市閔行區東南部,曾經13平方公里的鄉野,現在已是一座集教育、科研、人才、資本、產業的科技城。作為全國首家以民營企業為投資開發主體的新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紫竹高新區創業16年來,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新發展之路。

數據是創新發展成果的忠實記錄者——連續15年,紫竹高新區各項經濟指標和園區運營數據保持每年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第14位。截至今年二季度,紫竹高新區入駐企業2094家,其中外資企業213家,累計吸引合同外資48億美元,外資投資總額100億美元,內資448億元人民幣。去年實現稅收62.34億元,增長10.97%;實現技工貿收入550億元,同比增長10%。

早在2002年開建之初,紫竹高新區就提出“生態、人文、科技”理念,致力于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國際化高科技園區。園區規劃建設由民營企業紫江集團承擔,并依托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兩所著名高校,植入科技基因,以產、學、研一體化的新型科技園區發展模式,彌補上海高科技園區缺乏高校支撐的空白。

創新首先體現在機制體制上。在國家級高新區中,紫竹是唯一一家由政府、企業、高校聯合投資,由民營企業為投資開發主體的新型高新區。這種全新的民營企業、高校、市區鎮政府“三結合”的運營模式,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在尊重市場化發展規律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社會經濟資源的總體運營效率,也從體制上確保了高新區發展從決策到落實的強大執行力。

高新區用于產業項目招商的研發基地僅3.8平方公里,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良好發展,必須集約化使用土地,提高利用率,吸引占地少、產出高的高含金量項目入駐。早在設立之初,紫竹高新區就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產業和國家戰略性新型產業,迄今形成以信息軟件、數字視聽、生命科學、智能制造、航空電子、新能源與新材料為支柱的六大產業結構。微軟、英特爾、可口可樂、印孚瑟斯、中國商飛等一大批龍頭企業紛紛入駐紫竹,集群效應顯著。

在“招大”的同時,紫竹高新區不忘“扶小”,為創業者和小微企業提供發展空間和創新資源,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軟環境”。16年間,紫竹為如何當好服務者作出了有益探索:高新區打造了1.2萬平方米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已培養、孵化600余家小微科技型企業;設立了總額為10億元人民幣的“小苗基金”,聚焦創業企業早期風險投資項目;高新區還當起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管家”,目前已與100余家企業簽訂知識產權托管協議……

宜居宜業的環境是紫竹高新區創新升級的潤滑劑和加速器。紫竹高新區致力于打造高情感、深黏度的“一生之城”:涵蓋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國際教育的全鏈條教育配套體系,增強了人才黏性;紫竹半島、健康產業港、科技金融港等配套服務與設施,則進一步推動了產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