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紫竹國家高新區成立二十周年建設總結
2022-12-16 4844

“二十年,一座科技城”。

紫竹高新區的建立與發展,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和高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上海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實施戰略產業培育基地,提升閔行城市化能級的成功實踐。


二十年來,高新區取得了輝煌成績,創造了歷史奇跡。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區兩級政府的領導,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大力支持,更是全體紫竹人共同努力與辛勤付出的結果。

一、滄海桑田、氣象萬千,一諾相許嬗變新顏

2001年9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同意建設上海紫竹科學園區的批復》,上海紫竹科學園區正式成立;2002年6月25日,紫竹科學園區奠基動工;2011年6月15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二十年,紫竹高新區大膽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科技園區創新發展之路,在體制機制建立、科創能級提升與經濟實力增長等方面成為了科技園區建設的創新標桿,實現了建園時“給我二十年,給你一座科技城”的莊嚴承諾。


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科技新城躍然而現


二十年來,紫竹始終以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政府、民營企業和大學共建的創新體制機制為基礎,堅持“生態、人文、科技”的發展理念,堅持校區、園區、社區 “三區聯動”,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外抓招商引資,內抓營商環境,持續推進高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構建“鉑金產業服務體系”。

經過二十年的不懈努力,高新區年財政總收入從2003年不足0.1億元躍升到今年的超百億元,實現財政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47.76%;年營業收入從2003年0.71億元增長到今年的107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47.02%;在全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十年實現“九連跳”,位列第9名;同時,獲得贊譽無數。一座集聚15萬高素質人群的科技城已從藍圖變成現實,紫竹正成為上海乃至國家重要的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


三、日積跬步、以致千里,夢想之城赫然崛起


二十年來,高新區筑造了承載創新創業希望的“夢想之城”。以“鉑金產業服務”、創新機制體制和綠色生態環境為優勢,以信息軟件、數字視聽、生命科學、智能制造、航空電子、新能源與新材料等六大類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吸引了一大批以微軟、英特爾、可口可樂、印孚瑟斯、中航工業上電所、中國商飛、中廣核等為代表的國內外知名高科技企業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入駐,有力推動了閔行南部地區主導產業從傳統工業轉向高科技領域的迭代和升級。

自建園以來,高新區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平穩增長,入駐企業數量從建園時的4家增長到如今的6100家,累計吸引內資注冊資本820億元,外資投資總額85億美元,外資注冊資本62億美元,合同外資52億美元;實現畝均稅收產出477萬元,畝均營業收入5121萬元,畝均利潤總額1079萬元。眾多數據均位列國家高新區前列,成為了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四、丹青不渝、厚積薄發,科創之城碩果累累


二十年來,高新區打造了創新策源能力匯聚的“科創之城”。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要承載區,高新區建立起以紫竹創業孵化器、紫竹創業中心、小苗基金為核心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打造1.2萬平方米規模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設立資金規模1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基金,搭建“紫竹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信息平臺”,以“孵化+投資”模式提升孵化能級,釋放科創活力,并全面加速了上海交大、華東師大兩所高校的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進程。

累計培育和孵化700余家小微科技型企業;累計投資企業近100家,所投企業存活率100%,投資滿兩年企業再融資率超過90%,帶動社會資本投資金額超過100億元。

同時,培育海內外上市企業9家、獨角獸及潛在獨角獸企業5家、市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含培育)28家、高新技術企業450家。

此外,高新區積極打造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申請專利量6.15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占比80.6%(全市申請占比水平41.13%);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31萬件,占全市的7.5%;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重8.6%;從業人員本科以上學歷占比74.8%(全國高新區平均水平35.5%)。

創新搭建企業試驗(儀器)設備和實驗室共享平臺,累計向800家企業提供儀器共享服務超萬次,為企業節約設備采購成本超億元,營造“共享、共贏、共生”理念營造創新氛圍。

加快人才高地建設,累計擁有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369人(其中:交大321人,華師大43人,高新區企業5人),累計擁有上海海外高層次人才543人(其中:交大464人,華師大60人,高新區企業19人),閔行區領軍人才86人;2022年辦理特殊人才落戶13名(全區113名),近三年累計辦理特殊人才落戶35名;每年積極協助企業引進人才落戶400余人,每月提供人才服務上萬人,為科技人才安心宜業提供保障。


五、產城交融、日新月異,一生之城宜居宜業

二十年來,高新區鑄就了城市功能完備的“一生之城”。高新區外部交通日益通達,先后迎來了地鐵5號線開通、虹梅南路高架通車、地鐵15號線建成通車、地鐵23號線項目順利開工等。隨著基礎交通條件的提升,高新區的配套住宅——蘭香湖生態社區和青年家園(人才公寓)、商業設施——紫葉廣場和紫竹萬怡酒店、休閑旅游——蘭香湖等配套項目也相繼建成,增添了富有活力的城市風貌,提升了更高品質的城市功能。

此外,高新區積極打造全鏈條的教育配套體系,依托華東師大教育資源優勢以及海外優質高校合作辦學模式,建設基礎教育園區和國際教育園區,涵蓋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到國際教育,與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兩所知名高校一同形成了接軌世界的產學研集聚區,將高新區打造成為一座產城融合的“一生之城”。


二十而冠,紫竹已然成年,依舊年輕而富有朝氣。站在新的起點上,紫竹高新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體現“高新”作為與擔當,在上海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進程中,繼續發揚紫竹人篤行不怠、臻于至善的精神,開啟紫竹發展的新篇章!讓我們繼續一如既往地齊心協力、砥礪奮進!